中医药学院开展中药学专业线上医院生产实习集体备课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学期2019级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医院生产实习工作按照学校要求,由线下改为线上。经与宣武医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三家实习医院中药剂科或药学部沟通,本次线上实习授课内容基本按照《中药制剂与临床药学实践》大纲中“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实践”的内容,结合各实习医院的专业特色,以线上授课和实地直播的方式进行。
为确保线上实习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各医院相互沟通交流,中药药剂学学系组织了三家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根据医院带教老师的时间安排,于12月29日上午和晚上,分两场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和七位教师的试讲。中医药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刘长利教授,包括课程负责人、学院党委书记龚慕辛教授在内的中药药剂学学系全体老师,以及各实习医院的中药剂科或药学部的领导和实习带教老师参加了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要通过各医院实习带教老师的试讲,提出老师们在课程安排、准备授课内容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促进线上医院实习的高质量完成。
本次集体备课由龚慕辛教授主持。龚慕辛教授首先对三家医院带教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感谢老师们在克服身体和工作的双重困难来准备线上医院生产实习的授课。之后,按照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宣武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顺序请每位老师试讲15分钟。老师们讲完后,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学系、学院领导和老师们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李洋老师试讲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的质量管理”,学系老师对李老师多年的临床服务经验表示钦佩,建议后续增加可视化的真实场景图片或视频,增加互动设计,来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和学习兴趣。宣武医院的冯英楠老师试讲了“SOAP药历的书写”,王海征老师分享了“中药咨询案例”。两位老师都是毕业于本校中药学专业的校友,如今成长为优秀的临床中药师,讲课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学系老师建议讲课时多结合实例,适当强化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增加设问,由简到难,提升线上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兴奋度。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倪建腾老师对“中药饮片调剂”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刘星老师试讲了“中成药调剂”,张萍老师试讲了“医院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程序与常见质量问题”。学系老师对几位老师的内容把握和教学的精心设计高度赞扬,建议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与前后授课内容进行呼应和支撑。同时,建议注意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多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心得,适当减少与前期课程的重复,增加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温故知新,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谢俊大老师分享了“治疗感冒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龚慕辛教授建议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促使学生联系当今疫情和亲身经历思考中成药合理使用问题,提升授课的高阶性与挑战度。
学系主任王满元教授建议老师们在授课时要考虑学生专业背景,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想凸显的内容,用典型的案例来实施。学院副院长刘长利教授建议老师们充分考虑线上的因素,千方百计创设生产实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最后,龚慕辛教授请宣武医院药学部林晓兰主任进行总结。林主任表示,这次集体备课很受益,增强了三家医院间的交流。学院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之后会组织带教老师们多增加一些药学服务实践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多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优化授课计划,尽最大可能来提升和优化线上实习的效果。